穿透力才是影响力

夏粮收购要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2019-05-22 16:55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洽棠

目前,我国夏粮主产区的小麦和油菜籽陆续上市,新一轮的夏季粮油收购工作将逐步展开。

面对即将上市的新季粮油,市场会有哪些变化?如何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如何让农民卖“舒心粮”“满意粮”?5月1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湖北武汉召开2019年夏粮收购工作新闻发布会,对夏粮收购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优粮优价”:市场化导向更鲜明

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景波介绍了2019年我国夏粮收购工作有关情况。

卢景波表示,粮食收购工作事关种粮农民切身利益,对于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市场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对做好收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5月14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又在武汉召开了会议,对收购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确保收购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对于今年的夏粮收购政策,卢景波表示,今年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范围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省,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为每斤1.12元(国标三等),执行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具体操作按2018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执行,由中储粮集团公司作为政策执行主体,具体组织收购。

就整个收购工作而言,还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大力提倡开展市场化收购,搞活粮食流通,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售粮收益。预案中对启动条件作了规定,只有当政策执行区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符合预案启动条件时,国家才启动收购,发挥政策托底作用。

油菜籽的收购继续执行现有政策,由地方政府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要求,组织开展市场化收购。自2015年起,国家取消了油菜籽临储政策,通过几年实践,油菜籽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收购价格稳中趋升,企业活力不断增强,产业链条得到理顺,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国产油菜籽走出了独立行情。

如何正确研判夏粮收购面临的形势?卢景波指出了三个观察的角度:

从生产看,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有效供给有所增加。如河南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200万亩,江苏优质小麦面积600万亩;四川油菜籽优质品种占比超过8成。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夏季粮油生产形势较好,有望获得好收成,预计产量将保持较高水平。

从收购看,随着城镇化推进,商品率逐年提高,夏粮收购量稳中有升,预计小麦收购量1350亿斤,与上年持平略增。由于小麦供需宽松、库存充裕,普通小麦价格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部分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优质小麦购销将更趋活跃,预计小麦收购呈现最低收购价收购与市场化收购同步展开的局面。油菜籽收购市场形势较好,预计收购量320万吨,保持在正常水平。

从市场看,随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粮食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优质粮食工程的加快实施,产业活力不断增强,优质粮源需求旺盛,优质品种价格优势逐渐显现。比如,优质小麦销路很好,从近几年经验看,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10%以上,预计今年优粮优价趋势更加明显;四川、湖北等传统油菜籽产区,积极打造菜籽油区域品牌,油菜籽价格稳步提高,部分地区达到2.8元/斤,比当年的临储价格还高一些。

卢景波表示,目前,小麦和油菜籽零星上市,后续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形势可能发生变化,需要密切跟踪监测,及时分析研判,为做好收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早谋划早动手:牢守不发生“卖粮难”底线

避免发生“卖粮难”是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在这次夏粮收购中,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呢?

卢景波指出,围绕今年夏粮收购工作,各级粮食部门和有关企业早谋划、早动手,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加强形势研判。深入开展实地调研,认真听取基层一线粮食企业和种粮农民的意见建议,全面了解今年夏粮生产、收购、价格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强形势分析研判,提前把脉行情,并结合本地情况,研究制定收购工作方案。

积极腾仓备库。各地加快仓储设施维修改造,统筹粮食储备轮换吞吐,积极做好腾仓并库,千方百计扩大收储能力。初步汇总,主产区已准备仓容1300多亿斤,基本能够满足收购需要。同时,一些地方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进绿色生态储粮体系建设,如四川省财政投入10多亿元,建设了低温储粮仓容600多万吨,储粮条件大大改善。

多元筹措资金。各地加强与农发行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保障夏粮收购需要。江苏、安徽、河南、新疆等省份已经建立了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河北、山东、湖北等省在市县层面开展试点,正积极筹建省级基金,着力解决粮食收购融资贷款问题。

同时,各地还积极开展质检、计量、统计、保管等一线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前整修收购场地,备足各类计量、检化验仪器,确保及时开秤收粮。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卢景波强调,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下一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督促各地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强化各项政策举措,确保夏粮收购各项安排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牢牢守住不发生“卖粮难”的底线。

一是,强化收购工作组织协调。健全粮食收购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紧贴农民需求,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收购期间,深入基层一线收购现场调研指导,妥善解决收购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是,积极开展市场化收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多措并举开展市场化收购。支持骨干企业利用自身渠道和资金优势,适时适价入市,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协调组织辖区内储备粮承储企业有序入市,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加强农企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用活用好粮食收购信用担保基金,争取农发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统筹做好平台搭建、企业对接、运力协调等相关工作,拓宽市场化购销渠道。

三是,严格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压实中储粮集团公司作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的责任,督促严格执行预案规定,提前做好预案启动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抓好最低收购价收购,有效发挥政策性收购的托底作用。及早合理布设收购网点,满足农民售粮需要。严格落实预案启动和停止有关规定,达到启动条件及时按程序启动预案,价格回升到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上时要及时停止托市收购。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粮食质价标准,严把政策性收购质量关,既不得随意放宽标准,收购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也不得拒收农民交售的达标粮食,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四是,密切跟踪监测收购市场。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进度统计和市场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收购进展总体情况,主动发布粮食生产、质量和收购进展、市场价格等信息,为农民售粮和企业经营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引导市场预期。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对市场形势的分析研判,及早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

五是,加强收购市场监督检查。加强重点环节监管,严格落实具体收储企业直接责任、政策执行主体责任、地方行政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督促企业自觉遵守“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确保政策落实不出偏差、不打折扣。

提升服务水平:让农民卖“舒心粮”“满意粮”卢景波表示,这些年来,各有关方面努力克服收购任务重、压力大、人手紧等实际困难,较好地完成了粮食收购任务,没有发生大面积农民“卖粮难”。今年夏粮收购形势向好,前期各地在仓容、资金、人员、场地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收购量大的重点地区,还提前研究制定了应对预案,做到防范未然、未雨绸缪。这些措施,对防止出现“卖粮难”等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这几年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地方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抓好改革措施落地,多元主体入市积极性提高,市场购销比较活跃,农民售粮的渠道更广。农民主动对接市场的意识逐年提高,扎堆售粮、集中售粮的现象明显缓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收购压力。

卢景波指出,目前,小麦和油菜籽陆续上市,收购工作将逐步展开。对于个别地区可能出现的售粮过于集中、短期内压力过大等问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密切关注,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妥善解决。对符合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条件的,及时启动实施,用好托市政策,发挥兜底作用,牢牢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粮食收购与种粮农民利益息息相关,那么如何努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呢?

卢景波强调,让农民卖“舒心粮”“满意粮”,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主动顺应粮食生产经营和市场流通形势变化,紧紧围绕农民需求,强化措施、优化服务。

一是开展入户服务,前移服务端口。地方粮食部门将会组织专业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户做好庭院储粮,避免发生霉粮坏粮。具备条件的地方,将组织开展入户预检抽检,尽量避免现场售粮可能出现的排长队等现象。对有需要的农户,积极帮助联系售粮渠道。

二是强化产后服务,助推提质增收。近几年,国家加快建设覆盖产粮大县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数百家产后服务中心已经在粮食收购中投入使用,通过开展代清理、代干燥等“五代”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粮食质量等级、增加卖粮收入。

三是优化现场服务,提高收购效率。开秤后,各库点将会按照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的要求,让农民交“明白粮”。集中售粮期间,有条件的库点还将采取预约收购、订单收购、绿色通道等方式,减少农民排队时间。

四是加强信息服务,引导有序售粮。通过宣传页、一张图等简单明了的方式宣传收购政策,让农民了解政策、明白政策、用好政策。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发布粮食生产、质量、价格、收购进度等信息,引导农民合理安排售粮节奏。

五是探索掌上服务,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推广服务新模式。近两年地方开发的“智慧皖粮”“满意苏粮”等手机APP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拓宽了市场化购销渠道。在此基础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研发了“易粮通”微信小程序,将在今年夏粮收购中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粮食购销的自助化、便捷化水平。

责编: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