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力才是影响力

灵寿、田东脱贫了:看国家发展改革委三十年如何定点帮扶?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2019-05-23 17:52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程晖/文 苗露/摄影

2016年12月28日,何立峰同志带队到定点扶贫县河北省灵寿县开展脱贫攻坚调研慰问活动。调研组深入南寨乡马家庄村、南营乡团泊口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点,走访慰问贫困群众,看望国家发展改革委驻村“第一书记”等挂职干部,了解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干部驻村帮扶等情况。

 2016年12月28日,何立峰同志带队到定点扶贫县河北省灵寿县开展脱贫攻坚调研慰问活动。调研组深入南寨乡马家庄村、南营乡团泊口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点,走访慰问贫困群众,看望国家发展改革委驻村“第一书记”等挂职干部,了解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干部驻村帮扶等情况。 

灵寿县隶属于河北省中西部,总人口为33万人。 2013年全县共有贫困村169个,贫困人口74500人,贫困发生率27.64%。2015年,脱贫3994户,14000人,贫困发生率16.3%;2016年脱贫3658户,13032人,贫困发生率11.88%;2017年退出31个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5752户、14526人,贫困发生率2.48%;2018年退出89个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2383户、5645人,剩余贫困人口371户、92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4%。

发改人的足迹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是中央和国家机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国家发展改革委牢牢把握新的历史方位、锚定使命任务,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努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交出高质量发改答卷。

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定点扶贫工作,展现出的是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灵寿和田东的土地上,留下了几代发改人深深的足迹……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何立峰同志多次在委党组会、主任办公会、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上,就定点扶贫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分别于2016年2月率队赴田东县,2016年12月、2018年10月赴灵寿县开展实地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念修分别于2017年12月以及2018年6月、9月、10月带队前往定点扶贫县开展实地调研督导。其他委领导也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对有效支持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周密安排。

1997年以来赴田东开展实地帮扶调研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计委)领导同志,有马凯、张平、何立峰、穆虹、林念修、张茅、朱之鑫、佘健明、李子彬和徐宪平……

在委党组和委领导的亲身示范带动下,委内各司局(单位)和挂职干部立足自身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各司局(单位)赴当地调研总计达50余次。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扶贫之计、共兴脱贫之策、共拓致富之路,形成了系列成果,并在定点帮扶以及更多领域中自觉加以应用。

2019年3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人事司和国家信息中心组织基层党建、文旅产业发展和乡村教育等领域专家赴定点扶贫县河北灵寿联合开展了2019年“援智灵寿”系列第一期培训。全县各级党政干部及相关技术人员948人参加了培训。

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下属事业单位,中国经济导报社也情系贫困地区。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计划要求,中国经济导报社总编辑焦玉良、副总编辑于进带队赴河北省灵寿县慈峪镇正峪村,开展定点帮扶调研,并与正峪村村委会签署定点帮扶合作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还积极运用全委“周三大讲堂”这个制度化学习交流平台,举办“基层干部谈脱贫攻坚”系列讲座——灵寿专题、田东专题。二县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全委挂职干部代表,分别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主题,与全委干部职工交流脱贫攻坚工作体会、分享调研成果,推动全委形成大兴调研之风、全力定点帮扶的良好氛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派驻灵寿县南寨乡马家庄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夏凤阳,挂职担任田东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赫胜彬,先后在全委“周三大讲堂”上,从村、镇、县三级政府帮扶岗位的视角出发,介绍基层现状,分享扶贫经验,提出政策建议。这些生动的、鲜活的、“送上门来的调研报告”,引起全委广大干部职工强烈共鸣,每每汇报结束后,台下的掌声都经久不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这些年轻同志对精准扶贫工作作了理性梳理和系统阐述,对贫困的现状、问题以及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特别是对基层党建问题如何解决、集体产业如何发展、人居环境如何改善都有理性认识和深入思考。同时,他们的扶贫心路经历了巨大转变,这种可贵转变是基于他们自己对贫困认识和调研工作的不断深化,基于对工作和事业的责任担当,基于对基层问题以充满智慧的方式解决,基于对农业农村农民和乡村振兴战略美好前景的一片深情。

责编: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