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力才是影响力

新一轮高考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2023-06-08 10:38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

高考承载着国人的很多期盼——既能成为每个怀揣梦想的学子向上流动的渠道,同时也能为国选拔高素质的人才。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的改革从未间断过:1999年实行了“3+X”科目改革;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实现全面网上录取,同年北京市进行了自主命题的尝试;2003年开始实施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点改革;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提出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一轮高考改革也在向更深层次迈进。

逐步完善选考科目引导机制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截至目前,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其中,前三批14个省市(第一批为上海、浙江;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的五批高考改革省份公布的各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看,总体框架是一致的,考试科目及安排上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3+3”或“3+1+2”。第一批和第二批改革试点省份采取的是“3+3”选考模式,前面的“3”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后面的“3”是考生要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第三批则改为了“3+1+2”模式,语文、数学、英语3个主科为必考科目,“1”是物理和历史为二选一科目,“2”是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任选两科。

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落地之后,由于选考指导还不够完善、部分学生和中学功利化选择等因素,一些中学出现了“弃学物理”的现象,通过第二批、第三批改革,“弃学物理”现象没有再出现。另外,北京师范大学高考改革研究团队对浙江省高校2017、2018、2019级学生的跟踪评价调研报告显示,学生在中学的选考科目如果不能有效衔接大学专业的培养要求,一部分学生入校后会出现学习困难。

“3+1+2”改革的首要目的,是遏制“分数最大化”的功利性选择。

“国家实施选考改革,目的是取消文理分科,可使将来大学所学专业和高中学科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合理,衔接也更容易。比如之前学理的同学,大学又学了一个比较偏文的专业,有了这个选考之后,在大学学习时衔接起来更顺畅。”百年英才高考升学规划研究院谭卜元老师介绍说。

谭卜元谈到,通过这项改革,学生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提前到高中进行考虑:将来选择什么专业?选考哪些科目更合理?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更利于学生去集中自身的优势来减少偏科现象,而且也有利于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和选拔。

守住高考公平公正底线

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以来,考试科目、考试方式、招生录取方式方面的改革措施逐步完善,高考改革目标初步达成。

有调研发现,新高考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科学选拔各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目标的达成。

首先,新高考实施选择性考试科目设置方式、“院校+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多元招生录取模式等,加强学生过程评价、综合评价,体现了促进科学选才的首要价值导向。

其次,新高考坚持育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学生具有较高的获得感。新高考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了正确的育人导向。

最后,新高考逐步规范和减少学生加分政策,加强多元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保障程序公平;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减少学生不能被理想志愿录取而“滑档”的现象,促进了教育机会获得的实质公平。

1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在学总规模增加1100余万人,毛入学率提高27.8%,高等教育实现从大众化到普及化。通过改进高考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区域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持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比如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高考改革折射育人方式变革

几张看似薄薄的高考试卷背后,透露着高校的“如何选”和基础教育的“如何教”。高考改革不是为了改而改,其背后的深意是育人方式的变革。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同时,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在高教领域,2020年启动了“强基计划”,探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选拔机制。首先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以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其次,积极探索在高校招生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将考生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实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和评价,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地球系统科学、生物统计学、未来机器人等21种新专业,并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而撤销的专业,主要是一些高校根据办学定位需要调整的专业。这也反映出,高校专业设置突出质量导向、就业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18个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强化实验考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各校应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及教材,将教辅书纳入监管体系。

作为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专门文件,《意见》旨在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提高到60%。我国高等教育已处于普及化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提供优质又兼顾个性的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需求。

高考改革是持续性、长期性、系统性、发展性的过程,改革的效果需要经过更长时间检验。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更大范围内的推进,教育系统内外部改革难度增加,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仍在路上。(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 程  晖

责编: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