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着力构建生物产业制造体系

2024-06-27 16:40:21

2023年,全市生物制造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2%,生物制造正加速赋能推进天津新型工业化、产业化,成为天津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与核心引擎。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朱波

天津市抢抓全球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和机遇,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扎实、顶尖平台支撑、高端人才聚集”的资源禀赋,围绕“构筑创新基地、成果应用转化、市场主体培育、产业生态优化”四条主线,扎实推进平台、园区、生态、金融、转化、政策、人才“七个一”建设行动,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布局滨海新区“一核一园”为主体的生物制造先导区(核心区),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生物制造产业体系。2023年,全市生物制造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2%,生物制造正加速赋能推进天津新型工业化、产业化,成为天津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与核心引擎。

发挥核心创新策源作用

“生物制造是以生物质或者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利用生物体机能生产人类所需要的食品、药品、化学品、材料、能源等产品的先进生产方式,具有原料可再生,生产过程清洁高效等特点,被誉为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孙际宾研究员介绍说,“生物制造是典型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维护产业链安全等提供重要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联合11家企业和投资机构出资组建了“天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推进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化实体运营,加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批复的低碳合成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已经组建成立。工业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布局新一轮创新任务,京津冀食品营养健康与安全创新平台获国家卫健委批准成为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建设试点。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平台,带来的是技术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赖氨酸、微生物蛋白、维生素B2等核心菌种,开发了更适合工业条件下人工合成淀粉辅酶的再生路线,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创建了国际领先的二步循环酶促DNA合成方法等。2023年,新申请国内外专利263件,比2022年增长16.4%。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生物制造已经成为培育未来新兴经济,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发展生物制造已成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抓手。

打造生物制造先导区(核心区)

天津以空港生物制造产业园为主体打造生物制造先导区(核心区)标志性载体,依托中国科学院天津工生所、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等研发机构,联合渤海化工、瑞普生物、华大基因等生物制造领军企业,借助7支专业化基金,大力推进目标导向的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落地。目前,5.2万平方米专业化生物制造载体(一期)实现投用,怡和生物、瑞普生物等5家企业签约入驻。天津港保税区全力推进生物制造先导区(核心区)建设,不断引育主力企业,打造高显示度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生物制造产业集群高地和全球生物技术创新源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以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多种方式与企业开展合作,借助第八届创新挑战赛平台,举办五场专题成果对接会,百余家企业参与。2023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与企业建立合作项目共39项,合同交易额6.3亿元,其中与天津企业合作16项

 

赋能效应持续显现

“我市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效果初现。”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孙文秀介绍。“这些成绩背后,是我市市委、市政府对生物制造产业的高度重视,市领导聚焦我市发展现状提出做强‘一个核心’、布局‘一个园区’、形成‘一个产业生态’、设立‘一支基金’、优化‘一套研发转化机制’、出台‘一套政策措施’、引育‘一批人才队伍’的‘七个一’生物制造产业建设行动要求,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专班强力推动相关工作,目前生物制造先导区(核心区)建设初见成效,为全市发展生物制造产业形成了良好的示范。”

生物制造先导区(核心区)以共享装备设施资源、科技成果喷涌汇聚、高端科技人才支撑、金融投资活跃、政策先进适用等因素积极吸引全国生物制造领域企业在津“落地生根”。以健康糖技术进行“成果招商”,吸引河南投资集团、安徽华恒生物设立了“天津怡和生物”公司,正在稳步推进千吨到万吨级塔格糖等新一代健康糖产线建设,有望带动形成一个新产业。依托华北制药集团在天津设立研发总部,企业每年投入500万元,围绕企业关注的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开展研发攻关。依托华熙生物在津产业化基地,5-氨基乙酰丙酸技术已经落地天津并形成产品,正在准备在日化领域应用的注册备案,预计2024年可实现规模产业化。吸引安徽华恒生物、浙江君业药业等企业在天津保税区设立子公司天津华合生物、天津君诺生物,推进玫瑰精油、1,6-二磷酸果糖、红没药醇、广藿香醇、橙花叔醇等系列项目产业化。支持建设BIOINN众创空间,已孵化培育了生物塑料、生物涂料、生物医药、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大数据、基因合成装备等领域的53家小微企业的成长,企业融资到位超10亿元,形成了由技术创新孵化转化和平台创新孵化转化相协调的创新生态。

海河产业基金与投资机构及产业龙头在滨海新区合作注册的可支持生物产业项目的投资基金共16支,总规模121.78亿元,支持了包括有济医药、恒宇医疗、全和诚等共43个项目。以工生所为核心设立了天津中科海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总规模10.01亿元。

面向未来,天津市将以加快产业升级与释放生物经济动能为导向,激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策源作用,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广泛赋能生物医药、绿色石化、新食品、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生物制造产业体系,建设立足京津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创新策源地、生物制造产业要素集聚地和产业发展高地,为打造绿色制造新质生产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等形成重要示范。

(图片来源:天津市发展改革委)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fgw/2024/06/19011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