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力才是影响力

国观智库创始人任力波:中外智库需要全面交流

环球网 2018-12-12 18:53

环球网报道 记者李慧玲  “全球化时代,各国智库的影响力不仅作用于本国政府,也或多或少的作用于他国政府,中外智库的交流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国观智库创始人、总裁任力波10日接受环球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智库与西方智库应多些交流,互相听取对方的观点和意见,推动彼此间的了解和互信,也推动各自国家决策体系的科学化。

微信图片_20181212185514

任力波在国观智库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上致辞

“任力波”——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这个名字,显示的词条除了与国观智库相关的信息外,还有很多与朝鲜有关的新闻。这是因为他曾担任新华社驻平壤记者,期间完成了大量关于朝鲜国内以及与国际相关的新闻报道。驻外的丰富阅历加深了他对国际问题的理解与认知,成为他日后创办智库的宝贵经验。

智库发展需要“研究内核”

2013年5月,任力波在北京创办国观智库。据他介绍,智库成立五年以来,始终坚持“研究型智库”的发展定位,注重研究内核的打造,并专门成立学术委员会以提高智库的研究水平。

“中国国内现在有媒体型智库、公关型智库等等各种类型的智库,但是国内智库做研究的氛围不是很浓”,任力波对环球网记者说道,研究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中包括要沉淀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加强研究管理、培养研究队伍等,是个需要精心修炼、耐心成长的长期过程。影响决策绝不是敲锣打鼓般的热热闹闹,而需要如履薄冰的心态和务实严谨的态度。

在任力波的推动下,12月10日下午,国观智库学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被聘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弃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薛力等在内的10名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被聘为委员会委员。在其他人看来,“研究型智库”出名慢、投入大,成长周期较长,是一条“冷板凳”式的发展道路,但在任力波看来,要打造一个百年智库,就必须要有扎实的研究内核、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所有的辛苦和寂寞,都是为了能走得更远、更稳。

向国际化发力

建立实时数据库收集监测全球范围内涉华涉海的各类信息,通过数据模型分析排列“一带一路”国别投资价值等,国观智库在其所擅长的领域持续探索,逐渐将更多的量化分析和数据研究方法引入政策研究。

经过五年的向内凝聚发展之后,国观智库的视角开始转向国际:先后主办了包括国观智库—东盟智库对话会、两岸海洋问题对话会、“一带一路”与中国民企发展论坛等国际会议,同时启动了“全球海洋治理系列”“一带一路沿线国合作与发展系列”“中美关系系列”三条国际对话线路,不断邀请外国政要和重点智库学者来华交流经验、分享观点。

在谈及中国民间智库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问题时,任力波表示,首先要做好桥梁,开放地与国际智库、国际组织开展全方位交流,互通信息、互通观点、互通立场;其次要同台发言,国际社会需要同时听到国外的声音和中国声音,中国的独立智库应该更多走向世界,发出客观、理性、可持续的声音。

直面挑战,抓住机遇

现代智库的概念和实践都源自西方,但在中国历史上“门客”“幕僚”等类似智库的角色也相沿成习。近年来,中国国内办智库、当智囊蔚然成风,社会各界对智库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希望智库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如何根据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成果,对中国的民间智库来说是众多挑战之一。

在任力波看来,智库提出的观点首先要有严谨的数据积累和调研基础,决策研究不是坊间议政,绝不能“有感而发”,夸夸其谈。其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推动完善决策体系、优化决策流程、提高决策质量的基本目标,优秀的决策研究人员必须熟悉决策流程、具备决策思维能力,最好还有决策经验。决策研究绝不是在观点上标新立异,更不能脱离实际运行、脱离决策土壤。

任力波表示,政策研究的难度越大,智库发展的门槛就越高。智库产业本身就是一个高端智力行业和高阶能力产业,期待国家能尽快实现“旋转门”机制,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输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创造更客观的“研究红利”。

责编: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