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力才是影响力

连维良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并就信用监管新机制问题答记者问

中国发展网 2019-07-25 17:03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并就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回答记者问。连维良指出,以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养老托幼、城市运行安全等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的领域为重点,对造成重大损失的失信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人,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直至永远逐出市场。

连维良提到,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要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在事前监管环节,通过市场主体“做承诺”“重教育”“用报告”。在事中监管环节,全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事后监管环节,从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机制、督促失信主体限期整改、深入开展失信联合惩戒;

二是分级分类的监管机制。连维良指出,要按照市场主体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信用好、风险低的市场主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列入重点信用监管范围。

三是大幅提升失信成本的监管机制,连维良提到,《意见》是“对症下药”“靶向治理”,一是让失信者付出失信记录广泛共享,因而有可能处处受限的成本。二是让失信者付出依法依规公示失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市场监督、舆论监督的成本。三是让涉及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失信者付出被列入“黑名单”,承受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失信联合惩戒的成本。四是让涉及极其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或与国计民生安全攸关领域的失信者付出在一定期限内甚至永远被实施行业禁入、逐出市场的成本。以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养老托幼、城市运行安全等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的领域为重点,对造成重大损失的失信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直至永远逐出市场。五是让失信行为的责任主体、责任人付出依法依规被问责的成本。总之,要让监管长出“牙齿”,从根本上解决失信行为反复出现、易地出现的问题。

四是信息充分共享和依法依规充分公开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信息归集共享作用,形成全面覆盖各地区各部门、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一张网”。

五是充分体现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大数据监管机制,有效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投诉举报信息和互联网及第三方相关信息,鼓励通过物联网、视联网等非接触式监管方式提升执法监管效率,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监管对象的扰动。

六是更加注重市场主体权益保护的监管机制,要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为非主观故意和轻微或一般失信行为的失信主体提供信用修复渠道。

七是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监管机制,新颁布或修订的《公务员法》《个人所得税法》《疫苗管理法》等相关法律中均明确了信用有关条款。陕西、湖北、上海、河北、浙江等5个省(市)先后出台了专门的地方性信用法规;广东、贵州、山东、河南、重庆、甘肃正在推动信用立法工作。

责编:李慧琪